2023-06-22 23:26:50 来源 : 上甲数据
为什么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
---因为希望每个人都珍惜生命,爱惜自己,安康的全名叫“平安健康”………………
(资料图片)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吃粽子,赛龙舟,大家似乎都记得这是一个纪念屈原的日子。
亲朋好友都在相互问候。互道端午安康。
女儿问我,“爸爸,端午节为什么非要吃粽子呢”
我回答道:“为了纪念屈原跳江吧”
女儿又问我:“为什么别人跳楼跳河都没有人记得,为啥就记得屈原跳江呢?”
…………我一时语噻。
“因为屈原是个大人物吧,因为他被谎言所骗,皇帝把他驱逐了,他看到了自己的国家将要覆灭,不忍成为亡国奴,所以就跳江自杀了吧”我搪塞的回答到
“那为啥,越王勾践能忍辱负重的活着,到了屈原哪儿他却要去跳江自杀?”女儿不解的追问
“…………我我我,我怎么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快去写作业,他人的事,我们最好少管”我推着女儿去拿放假作业
看着女儿认真的写作业,她刚刚的那三个“好”问题却让我陷入了很深沉的回忆,因为我曾经真的很认真的思考过
第一个“好”问题是,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我的认为是:这是一个对节日标注的代表形式,就像春节过年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是一个道理,端午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而它就需要一个代表物,而“粽子”就是端午的最好的代表。
第二个“好”问题是,为什么别人跳楼跳海都没人记得,就记得屈原跳江?
我的认为是:《离骚》让屈原变成了世人令人惋惜的“天才”,如同画画中的毕加索,音乐中的贝多芬,
人在活着的时候,自己的任何举止和言行,在很多人看来都“不过如此”,常常会低估了对方的真实价值。
而人去世以后,他所留下的作品,常常能让后人感到惊艳,也渐渐地证明他在世时成就的非凡和伟大,
所以在国外常有人高价拍卖毕加索的画,就像在古代,人们用钱买不到的“日子”去怀念屈原先生…………
第三个“好”问题是,为什么越王勾践能忍辱负重的活着,而屈原却想到投江自杀?
我认为的是:人和人拥有不一样的“心理容积”,也可以理解为耐受力,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想得开”。
耐受力低的人,就叫“想不开”,走向极端,比如自杀。耐受力高的人,“想得开”,他们往往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历史上除了越王勾践,还有胯下韩信等等…………
至于屈原为什么会跳江,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无论是屈原还是夫差,人到了走投无路,万念俱灰,生不如死的状态时,“心理容积”就被打破了,“想不开”时,唯一想到的就只剩自杀了,
而跳江只是自杀的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
耐受力的强弱,想得开与否的宽度,其实决定了一个人“活着的时间”长度,
就像经得起风雨,才能看得见彩虹的道理是一样的。
芸芸众生,能够实现抱负,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耐受力高+野心巨大的人
………………………………
女儿还小,她还没有开始正式的去学习历史和政治,历史和政治是初高中时期才会涉及到的学科,
她所说那些疑问,以后长大了通过学习自然就知道了。
比如越王的勾践的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都来自于儿童科普读物,我想,如果她未来上了初高中以后,她应该就知道,越王勾践后来重整率军灭吴,给越王勾践屈辱的吴王夫差因为勾践的重新崛起而抑郁自杀。
勾践和夫差 ,两个人真的差别那么大吗?
逆境和屈辱让勾践变得更加强大,同是逆境和屈辱却让夫差变得懊悔而抑郁,最后选择了自杀,
这其实就是“心理容积”决定了人和人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
所以,我个人认为,端午节并不只是纪念“屈原跳江”和《离骚》的传世之作,那么简单的一个节日,
相反,端午节有另一个暗示。
它是暗示的告诫每一个人都要好好的活着。
因为一想起屈原,你应该自然会觉得惋惜,
假如他有勾践的隐忍。那么他应该可以成就更大的事业,而不是走投无路的自寻短见。
所以,平安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
因为活着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
因为活着才能实现还未实现的抱负和理想。
因为活着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
在,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时代,
文字只会刻下深深的烙印,
而改变不了未实现的那些过往。
………………………………………………
祝天下人,
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