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 05:46:44 来源 : 上海普陀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性的社区工作,关系到人居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为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推动大家的习惯养成和文明素质提高,甘泉路街道甘泉苑居民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动物业、业委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多措并举办好垃圾分类民生实事,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共建文明、和谐、宜居的美丽社区生活环境。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居民区,看看他们是怎样推进垃圾分类这项民生实事的。
全员发动,展开头脑风暴解决难点问题很给力
(资料图)
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取得进步,必须持续深入小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面,甘泉苑居民区在对甘泉苑7个小区现状经过深入走访后,及时召开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会,推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一小区一方案。在方案落实上,居委会、物业及业委会工作人员定时检查,全面查看小区各个垃圾箱房的情况,提出针对性意见,指导小区夯实垃圾分类工作要求,为甘泉苑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召开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会
为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甘泉苑居民区党总支和物业定期组织小区保洁员开展头脑风暴,让身处工作一线的小区保洁员们就日常分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想法,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居民区对保洁员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视情改进,让垃圾分类中的难点问题从源头上得以解决。
志愿者知道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兼顾需求,上门帮失明老人处理垃圾很暖心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甘泉苑居民区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理念,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毛书记,阿拉这个垃圾箱房不是撤桶了吗?但是每天还是有人给这里扔垃圾。”居民孙阿姨向居委会反映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经排查,垃圾是从小区高老伯家里扔出的。居委干部排查到高老伯乱扔垃圾的实情后,立即来到高老伯家了解情况,然后拿出了一个人性化的解决方案:今后高老伯家的垃圾,只要每天放在自己的家门口即可,由相关工作人员帮助他们把垃圾扔掉。原来,高老伯和老伴都是双目失明的双独居老人,因为之前的垃圾厢房已经撤桶,小区也有工作人员带领他们去新的垃圾厢房所在地“认路”,但是由于岔路较多,他们很容易迷路,迫于无奈,只能把垃圾扔在原来的地方。
居委干部认为,垃圾分类工作可以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操作,切实解决好像高老伯这样的困难人群的垃圾投放问题。
志愿助力,不厌其烦示范让垃圾分类很入心
抓好垃圾分类工作,离不开志愿者的常年的身临一线不间断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及相关方针政策,在社区内形成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
“阿姨,您看您拿的这袋剩菜,其中剩菜要扔到湿垃圾里,塑料袋要扔到干垃圾里。”在小区垃圾箱房边,总能看见一个个身穿绿马甲的志愿者,不厌其烦地给不熟悉垃圾分类的居民进行分类示范,让垃圾分类渐渐深入人心。
自觉垃圾分类以及成为居民的好习惯
“其实垃圾分类这个事看起来有点麻烦,但是分几次就习惯了,坚持几次就成为习惯了。”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居民们看在眼里,触动在心里,如今垃圾分类在小区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居民的自觉行动与生活习惯。
甘泉苑小区的志愿者大多来自居委干部、小区党员、骨干、楼组长以及物业工作人员,他们经常放弃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亲身亲为,用心服务,成为垃圾分类工作最得力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