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 09:20:37 来源 : 顶端新闻
我是文科出身,属于“佩剑上马,滚鞍执笔”的那种人儿。老友让我谈谈关于“工科热”的问题,但我对工科了解不透,没有系统思考,有点勉为其难。
(资料图片)
在2020—2022年各省属高校专业中,有超40%的专业数目属于工科,即工科是3年里13个学科中新增专业最多的学科,江苏、广东、山东、辽宁、安徽、湖北、河南等省份,备案的工科专业数量均超过100个。其中,山东省位居榜首,工科专业数量为165个。工科不止备案数量高,撤销数量也高,占所有撤销专业的三成以上。
一、工科的发展势头
2020-2022年间,通过教育部备案的各省属高校专业为4869个(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2056个专业属于工科,占比为42.2%。不少省份猛建工科,备案工科专业数量超100个的省份7个,多为工业大省,如广东、江苏、山东等,2022年工业增加值排名在全国前五的省份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不低。
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工科专业备案数量超150个,2022年二产增加值35014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9.3个百分点。
山东省明确要着力打造“山东制造”的优势品牌,把创新力变成硬实力。《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显示,要重点改造提升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轮胎、铸造、纺织服装、食品、家电、造纸等10个优势产业的现代化水平,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医药等4个领域的28个新兴产业,要超前谋划布局生命科学、柔性电子、空天科技、深海远海等未来产业,但是要在部分产业人才上补短板。山东省还存在着高端装备产业总量和结构与产业规模不相称、新能源新材料需要抢占关键领域人才“智高点”、医养健康中高端人才缺口严重、高端化工产业资源与产业结构匹配性和人才队伍整体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高校作为地方人才的来源之一,除考虑与各地区教育规划、教育水平匹配,也需要考虑与产业布局的匹配度,优化本科专业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以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新增工科专业与地方发展目标一致。2020年—2022年山东省属高校备案专业中,属于工科的不少专业均是对于这些问题的补足。比如三年里山东科技大学备案的8个工科专业,分别为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智能采矿工程、智慧交通、职业卫生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与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与发展重点相对应,系是热门学科,真是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
二、工科是一直很“火”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中就提及,截至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工科毕业生数达到2876668人,本科工科在校生数达到4953334人,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达到15733个,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无论从收入还是就业率看,工科专业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科专业学生靠前。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就业前景研判及高考志愿填报攻略》,2021届毕业生首份工作月薪TOP50专业榜单内,理工类专业的薪酬普遍更高,平均薪酬超7000元的4个职业分别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工业工程,均为工科专业。2021年工学应届毕业生收获offer占比为67.8%,高于经管类、理学、人文学科、医学和语言类。
虽然工科学生的平均薪酬和offer占比,在各学科中排名前列,但工科作为更偏向于技术应用的学科,想要找到更好的工作,与应聘者的能力相关。工作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无论起点是什么,都不要停止学习。从转为“新工科”细究工科内部各个专业的不同行业与职业工资不难发现,高技术制造、新能源等行业人才,更具备薪酬优势,这也是目前各个地方较为缺乏的高技术人才。
根据《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在2023年一季度位列高薪范畴的岗位中,大部分需要人才掌握AI、VR、电脑等数字技术和高新技术,而在招聘薪酬同比增速超5%的行业中,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医药/生物工程、新能源/电气/电力占据3席,而这些高薪行业与岗位都属“新工科”。
三、“新工科”方兴未艾”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探索形成工程教育新模式。2017年,教育部唱起新工科建设“三部曲”,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人才培养。
3年来,工科是各省属高校学科中新增数量最高和撤销数量最多的,撤销的2083个专业中(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661个专业属于工科,占比为31.7%。撤销工科专业与新增工科专业比较发现,专业新旧转变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相适配,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智能制造、物联网等专业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关,而撤销的矿物资源、资源勘查等专业,则与目前需要转型,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相关,这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人才缺口不小。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且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将达到909万人。高校培养人才,产业需要人才,出于对就业前景的考量,会有更多考生选择报考“新工科”专业,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