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秦诏版的历史价值和书法美学价值

2023-09-01 07:06:11 来源 : 齐鲁晚报

①秦诏版铭文拓片

③铜诏版 现藏甘肃镇原县博物馆

④两诏铜权 现藏甘肃博物馆


(资料图)

②商鞅方升 现藏上海博物馆

对于秦代的文字大家肯定不陌生,就算不懂书法的人也立刻能说出“书同文、车同轨”,这“书同文”说的是秦始皇让丞相李斯整理出了一套通行的文字颁行全国,这套文字被后世称为小篆。秦小篆庄严肃穆,整饬流美,因此丞相李斯也被我们称为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书法家。不久前央视热播的《中国书法大会》第一期第一件作品讲述的就是李斯的《泰山刻石》,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作为大秦帝国象征的文字。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看到的这些小篆是大秦第一高手写的,高手毕竟是少数,那么大量存世于民间的,普通人写的小篆是长什么样的?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秦简和秦诏版书法,今天跟大家一起欣赏的就是秦诏版书法。

历史洪流中应运而生

秦诏版的文字我们乍一看大大小小,歪歪扭扭,奇形怪状,哪里能跟李斯的小篆相比,很像一年级小学生的水平。但看得久了,又会觉得这些字一个个呆呆萌萌还蛮可爱的,李斯的小篆看久了反而会感觉有点无聊,太规矩了。再看得久些,居然觉得这些字大小错落,天真烂漫,不拘一格,整个画面如同乱石铺街,浑然天成,美不胜收,从此再也不想看李斯写的那些如同电脑打印的官方小篆了。

我们可以了解到,秦代的小篆大致分为两种面貌,一种是官方的文字,整饬严谨,如同印刷,还有一种是民间文字,天真烂漫,面貌奇绝,譬如秦诏版。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秦诏版的产生。

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秦诏版就记录了统一度量衡这件事情。为什么要统一度量衡?春秋战国这么多国家,每个国家的计量单位都不一样,秦国的一斤跟齐国的一斤是不一样的,楚国的一升跟魏国的一升也是不一样的,现在大家都成为同一个国家了,那必须统一一个标准,否则不好纳税。于是秦始皇派人在全国各地放了一堆桶,告诉老百姓这个桶是一升,这个是两升,又在全国各地放一堆秤砣,告诉大家这个秤砣是一斤,这个秤砣是两斤,那个是八斤,十六斤。担心老百姓可能不懂,于是就写了个说明,把政府推行的政令刻出来,这个政令就是秦诏版。秦诏版五花八门,有的刻在秤砣上,有的刻在容器上,有的刻在铜板上。虽然花样繁多,但文字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图①):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谦疑者,皆明壹之。

这段文字说的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国统一天下,原来各国的老百姓终于获得安定,立尊号为皇帝,于是诏令丞相隗状和王绾这两个人,规范度量衡,凡是不一致的都加以统一,凡是不清楚的都予以明确。

刻在秤砣上的铭文做秦权诏铭。权,说文解字里面说最早的意思是一种树木,所以这个字是木字旁,也有说法说最早指站在树上的猫头鹰,到了秦代,权的意思就变成了秤砣,砝码,表示重量,我们现在还有很多词汇保留了重量的含义,譬如权衡、权重,再到后来权的意思就变成权力了。所以大家注意,秦权指的并不是秦国的权力,而是秦国的砝码。这种砝码样式非常多,有的像个南瓜,有的像个尿壶,像个地雷,有用石头做的,还有生锈得一塌糊涂的。我们可以依稀地看见这些秤砣的四周刻了一圈的铭文,这就是秦权诏铭。

这些秦权重量不等,有一斤权、五斤权、八斤权,九斤权,十六斤权,二十斤权,一钧权。一钧也就是30斤,四钧权,也就是120斤,考古学家们把这些秦权拿来一称,发现秦国的一斤在250克左右,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半斤。所以这里有一个成语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千钧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到底多大呢?刚才说到一钧权,也就是30斤,那么一千钧也就是3万斤。千钧之力这个成语出自《商君书》,“乌获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乌获是秦国人,当时秦武王嬴荡力大无穷,特别喜欢举重,所以他手底下有一群大力士,最有名的就是乌获、任鄙、孟说。

跨越百年的隔空对话

刻在秤砣上的叫做秦权诏铭,那么刻在量器上的铭文叫做秦量诏铭。我们看到这个带把的小方盒子(图②),这个东西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称叫做商鞅方升。对了,秦国的一升就是商鞅定下来的。我们仔细看这个方盒子,在他的侧面背面均刻有文字。先看他的侧面:

十八年,齐 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五分尊壹为升。

这条铭文清晰地交代了方升的制造者、时代以及器物的用途及容积。大良造是秦孝公时秦国最高的官职,掌握军政大权,而“大良造鞅”指的便是商鞅。这段话的意思是:秦孝公十八年,齐国派遣使团至秦国商议大事。同年冬天的十二月乙酉日,大良造商鞅监制了这件标准量器。该方升的容积为十六寸又五分之一立方寸,即一升的容量。

这件文物现在藏在上海博物馆。我们现在的一升是1000毫升,也就是1000立方厘米,那么秦代的一升多少呢?根据对商鞅方升的测量,这个小盒子长12.5厘米、宽7厘米、深2.3厘米,差不多一个普通手机的大小,容积为202.15立方厘米,相当于现在的五分之一升。同时我们留意到铭文里说的,秦孝公十八年,齐国派遣使团来秦国进行交流,那么很有可能商鞅是听取了齐国专家团的意见,最后才拍板确定了秦国一升的标准容量。

我们再来看另一侧的铭文,两个字:重泉。这是一个古地名,位于山西蒲城县。说明这个商鞅方升最早是在重泉这个地方被造出来的。我们再看背面的铭文,这个内容我们比较熟悉,就是刚刚讲过的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这道政令。秦孝公十八年一直到秦始皇廿六年,这两段铭文相隔时间长达123年,商鞅创立的制度被一直执行下来,商君虽死而秦法未败,这件商鞅方升可以说见证了秦国从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国,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全过程,两段铭文似乎是一段横跨了123年的隔空对话,而这个商鞅方升就像是一个接力棒,由商鞅交到秦孝公手中,由秦孝公交给秦惠文王,再交给秦昭襄王、秦庄襄王,最后交到秦王嬴政手中。“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商君之法之所以厉害,在于他用最激进、最残暴的方式给秦国打了一针兴奋剂,让一个羸弱的小国成为一个让六国恐惧的虎狼之国。商君之法之所以被后世唾骂,在于他的灭绝人性,不讲武德,强大的反噬作用也让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所以贾谊在《过秦论》的最后用了一句话总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些厚重的历史,这些闪耀的人物,兴衰交替,全都融入这短短几行铭文之中,相信我们在了解了这些故事之后,再一次面对这些文字,书写这些文字,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见证二世而亡的大秦王朝

秦始皇的这道诏书除了刻在秦权和秦量上,还有刻在铜板上的,这种铜板四角有孔,是预留着用来钉钉子的,有专家推测当时这块铜板是钉在木质的量器上的,也有可能是钉在告示板上,这块铜板被命名为二十六年铜诏版(图③),简称秦诏版。也就是说,大家常说的秦诏版大致有三种,一种指的就是这种二十六年铜诏版,简称秦诏版,第二种是刻在秤砣上的叫做秦权诏铭,第三种是刻在量器上的叫做秦量诏铭。

内容上除了刚才说的这道二十六年的诏书,还有一种多了一道诏书,是秦二世继位之后又加的一道诏书,秦二世元年颁布,所以也叫元年诏书。这种有两道诏书的秦诏版就叫做两诏权(图④),或者两诏量。秦二世诏书全文60字:

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今袭号,而记得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记得此诏。”故刻左,使毋疑。

这段话的大意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诏令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统一度量衡是始皇帝定下的制度,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只是继续实行,不敢自称有功德。现在把这个诏书刻左边,大家不要疑惑。就是告诉大家,政府虽然换届了,但制度没变,请大家放心,继续执行就行了。

按道理应该在所有的秦诏版上都有这道秦二世元年的诏书,但是大量的秦诏版只有秦始皇的一道诏书,因为秦二世胡亥在位才两三年时间,很多秦诏版还没来得及召回,秦国就灭亡了。

流传千年的永恒魅力

正如文章开始所说,初看秦诏版的书法,可能觉得面貌丑陋,尤其是跟同时期的峄山刻石、会稽刻石、泰山刻石比起来,这哪里是书法?大大小小,歪歪扭扭,好像是没文化的人刻的东西。你真说对了,前面那些刻石都是李斯亲自书写,然后找来了全天下技艺最高超的工匠来刻,所以当然好看了。而秦诏版书法,试想一下全国那么多的郡县都要刻这么一套度量衡的东西,工作量巨大,而且马上就要收税了,交多少粮食全都得靠权量工具来确定,时间紧任务重,于是就征调了一批工匠日夜赶工。这些工匠里不排除有一些有知识文化的,手艺精良的,但我们有理由断定,绝大多数的工匠文化程度并不高,甚至大字都不识一个,这个村的王铁匠,那个村的李铁匠,都被拉去干活,这样子赶工赶出来的东西,能精美吗?而且,由于是全国各地的铁匠刻的,不仅风格不同,有的还不是标准的小篆,因为当时秦国刚刚统一全国,很多人其实还没学会小篆,甚至都不认识,拿到上面下发的“红头文件”,按照给出的样子刻,再加上字都认不全,所以常常见到有刻错字刻漏字的情况,另外还会有掺杂六国文字的痕迹,以及受到民间隶书的影响,所以这个秦诏版书法虽然内容都是一样的,但风格上往往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但总体来说,在文字体系上属于小篆,但是风格上更加草率。

那有人可能会疑惑,既然是没什么文化的人刻的,而且还刻得这么丑,那这秦诏版书法到底有什么好学的?说实话,有很多的秦诏版制作粗糙,结构散乱,线条虚浮无力,确实是没有什么美学价值的,但是这其中不乏一些精品之作,你说他是蒙的也好,还是出自高手之手也罢,字里行间那种天真烂漫、奇伟险峻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看这些字,大大小小,随形而就,错落有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再看线条,方圆并用,匀称饱满,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古人口中天花板级别的书法线条,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随着资料的不断发掘和完善,秦诏版书法在沉寂了两千年后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当代,有越来越多的书法爱好者热衷于秦诏版书风的学习和研究,也有很多书法家从中汲取营养,形成具有自己鲜明艺术特征的书法风格。这便是秦诏版跨越千年的永恒魅力。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
日韩股市高开 2023-09-01 06:58:48